联系我们
|
English
|
进入微博
首页
本所概况
现场传真
学术动态
学术研究
创新专栏
重大课题
学术资料
考古人物
考古园地
考古论坛
内网入口
机构设置
人员设置
工作要报
科研成果
十大考古发现
学术动态
中外交流
研究新论
研究专题
数字图书馆
数字博物馆
考古数据库
影像资料
人物专访
学者风采
考古随笔
考古百科
考古花絮
站内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活动资讯
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
发布时间:2018-04-11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 作者: 点击率: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高陵区文体广电旅游局
项目负责人:杨利平
杨官寨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姬家街道杨官寨村四组东侧,地处泾、渭河交汇处西北约4公里的泾河北岸一级阶地上,是关中地区仰韶中晚期的一处中心聚落。2015~201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遗址东北部开展针对性考古发掘时,发现一处大型公共墓地。经初步探明,该墓地总面积超过8.5万平方米,目前已发掘面积约3800平方米,共发现史前墓葬343座,墓葬分布十分密集。
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文化墓地发掘区航拍
偏洞室墓M283
带二层台竖穴土坑墓M388
彩陶壶
重唇口尖底瓶
墓地内墓葬排列有序,无任何叠压打破关系,方向均为东西向,应经过严格的规划。墓葬形制主要有洞室墓和竖穴土坑墓两类,其中偏洞室墓数量最多,占墓葬总数的80%以上。墓葬均为单人一次葬,人骨保存完整,有少量非正常死亡、人骨移位现象。多数墓葬不出随葬品,仅在少量墓葬中发现有尖底瓶、彩陶盆、彩陶壶、夹砂罐、陶钵、陶杯等日用陶器,还有陶环、石环、石串珠骨簪、骨环、蚌壳等装饰品。根据随葬陶器及碳十四测年数据,初步判断该批墓葬的年代为庙底沟文化时期,是国内首次确认的庙底沟文化大型成人墓地。这一发现填补了相关考古发现的空白,为杨官寨遗址聚落布局、庙底沟文化聚落形态、埋葬习俗、人种学、婚姻状况、人群血缘关系、社会组织状况等课题的研究积累了珍贵的实物材料,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图文由中国文物报社提供)
责编: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地址:北京王府井大街27号(100710) E-mail:
kaogu@cass.org.cn
备案号:
京ICP备05027606
您是第
位访问者
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
发布时间: 2018-04-11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高陵区文体广电旅游局
项目负责人:杨利平
杨官寨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姬家街道杨官寨村四组东侧,地处泾、渭河交汇处西北约4公里的泾河北岸一级阶地上,是关中地区仰韶中晚期的一处中心聚落。2015~201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遗址东北部开展针对性考古发掘时,发现一处大型公共墓地。经初步探明,该墓地总面积超过8.5万平方米,目前已发掘面积约3800平方米,共发现史前墓葬343座,墓葬分布十分密集。
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文化墓地发掘区航拍
偏洞室墓M283
带二层台竖穴土坑墓M388
彩陶壶
重唇口尖底瓶
墓地内墓葬排列有序,无任何叠压打破关系,方向均为东西向,应经过严格的规划。墓葬形制主要有洞室墓和竖穴土坑墓两类,其中偏洞室墓数量最多,占墓葬总数的80%以上。墓葬均为单人一次葬,人骨保存完整,有少量非正常死亡、人骨移位现象。多数墓葬不出随葬品,仅在少量墓葬中发现有尖底瓶、彩陶盆、彩陶壶、夹砂罐、陶钵、陶杯等日用陶器,还有陶环、石环、石串珠骨簪、骨环、蚌壳等装饰品。根据随葬陶器及碳十四测年数据,初步判断该批墓葬的年代为庙底沟文化时期,是国内首次确认的庙底沟文化大型成人墓地。这一发现填补了相关考古发现的空白,为杨官寨遗址聚落布局、庙底沟文化聚落形态、埋葬习俗、人种学、婚姻状况、人群血缘关系、社会组织状况等课题的研究积累了珍贵的实物材料,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图文由中国文物报社提供)
责编:韩翰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